走高端路線的新茶飲品牌們,也開始注重產品的性價比了。但降完價的高端茶飲,還是高端茶飲嗎?
由于主動降價,喜茶、奈雪的茶最近先后沖上熱搜。
3月17日,奈雪宣布對產品大幅降價,在1月新推的“低至9元,19元封頂”低價鮮果茶新系列基礎上,奈雪表示,接下來每個月都會至少推出一款20元以內的茶飲新品。
半個多月前,喜茶剛宣布下調多款茶飲產品價格,抹去了標準菜單上的所有3字頭價格,原本32元的芝芝莓莓降至29元。喜茶同時還宣布,年內不會推出29元及以上新品,并且會陸續上新1字頭飲品。
在降價這件事上,兩家茶飲頭部品牌少見達成共識。曾經把30元+茶飲賣到全國的他們,這次不單單掉頭回到2字頭時代,兩家品牌一步到位,將產品價格下探到1字頭。
至于為何降價,兩家品牌給出的理由頗為相似,大抵是規模化之后的成本攤薄。同樣是一杯茶,同樣的鮮奶和水果用料,100家店時的采購成本,跟500家、1000家階段畢竟不一樣。
不過這種說法難有說服力,否則高端茶飲的擴張終局,就是10元以下的蜜雪冰城了。
此次降價行為,可以說是茶飲品牌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真實寫照。不再比拼產品品質、品牌理念、服務,價格戰打得熱火朝天。這背后釋放出的一個信號在于,走高端路線的新品牌們,也開始注重產品的性價比了。但降完價的高端茶飲,還是高端茶飲嗎?
當下特殊時期,降價并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
由于全球供應鏈吃緊,過去一年原料成本普遍上漲明顯。為餐飲企業供應乳品的乳業巨頭恒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2022財年上半年,原奶平均成本同比上漲近30%,收購價格已經來到歷史高位。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成本的壓力恒天然自然沒扛住,并對部分產品進行漲價,這種壓力也傳導到了下游餐飲客戶,最終使得2022上半財年恒天然大中華區經調整利潤同比下降20%。另據wind,市場上的牛奶零售價已從2021年9月的12.5元/升,上漲至今年2月底的13元左右。
對于使用茶葉、鮮奶、鮮果的新茶飲品牌來說,成本波動對利潤有直接影響。疫情的反復帶來的臨時閉店問題,以及商場客流下滑,業績免不了雪上加霜。根據奈雪財報,在21Q3時,受疫情反復導致的閉店、減少營業時間等影響,期內同店收入較去年同期有“顯著的下降”。
新茶飲品牌們最近生意普遍難做。36氪從多個業內人士了解到,茶飲品牌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普遍出現下滑。頭部品牌喜茶也難幸免。
此外,宣布降價之前,喜茶還被曝出進行了涉及30%員工的大裁員,盡管隨后官方辟謠,此次人員調整仍被認為跟業績不佳有關。據36氪了解,喜茶2021年銷售額距離全年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相比于降價,漲價是行業里更普遍的求生方式,星巴克就是這么做的。
2021年10月、2022年2月,星巴克兩次對旗下多個產品漲價1-2元不等,并且表示未來幾個月會繼續漲價。隨后,瑞幸、Tims咖啡也紛紛跟進。一個重要背景是,根據國際咖啡組織發布的數據,2022年1月ICO咖啡綜指標均價為204.29美分/磅,已經連續16個月上漲。
面對成本上漲的持續壓力,老大哥都選擇低頭,新茶飲品牌們不可能過的輕松。一個常識是,在一杯咖啡/果茶的成本結構中,果茶原料所占的比例要高出不少。
之所以沒有跟進漲價動作,茶飲品牌擔心這會招致部分消費者抵觸——星巴克此前也因漲價頗被廣為詬病,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西貝莜面村、海底撈等身上,結果都是迫于市場壓力,以道歉告終。
△圖片來源:星巴克北京官博
降價才是消費者更喜聞樂見的事,也是一張好用的“感情牌”,能為品牌掙得了不少好感。
另外,去掉3字頭產品本身也有營銷成分——從喜茶標準菜單來看,30元以上產品占比本身并不高,奈雪此前招股書顯示,產品平均售價在27元。換言之,二者產品線早已經進入2字頭時代。
但從經營的角度,降價仍反映出品牌們對銷量與業績增長的焦慮,在保量與保價面前,品牌們一致選擇了前者。
向1字頭以及個位數單價低價格區間滲透的做法,揭示了茶飲市場殘酷競爭的真實一面。
從定價維度來看可能最為清晰,在10元以內,蜜雪冰城已經在全國開設2萬余家店,屬于獨一檔存在;在10-25元區間,品牌競爭激烈,既有在全國開出5000余家店的古茗,此外coco都可、茶百道則均有約3000家門店,也有來自長沙的網紅新貴茶顏悅色。而在20元以上價位,喜茶、奈雪是兩大頭部品牌,二者門店數都已近千家。
△現制茶飲門店市場定位分析,圖據灼識咨詢相關報告
不同的價格帶,區別就這么大?可能事實確實如此。
據36氪了解,2019年蜜雪冰城曾經找尼爾森做消費者調研,評估喜茶、奈雪等對他們的潛在影響。其中一項調研結果顯示,很多蜜雪冰城的消費者,都沒有聽說過喜茶和奈雪。換言之,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群體。
36氪曾在采訪一位餐飲投資人時,問過對方一個關于正新雞排的問題,為什么在肯德基滲透到全國各個縣城的情況下,正新雞排還能開出2萬多家店,對方的回答很干脆,“因為吃正新的吃不起肯德基”。
品牌們價格帶的差異,也是茶飲品牌區域定位的差異。高端茶飲品牌門店仍主要位于一線城市以及新一線城市,且是以核心商場為主。從奈雪財報來看,截至2021年底,其來自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的門店,合計約占總門店比例的近七成。而更廣泛的下沉市場蛋糕,主要被蜜雪、古茗、coco都可等瓜分。
△圖片來源:奈雪的茶
在未來一段時間,高端茶飲能否完成渠道下沉仍未可知,相比之下,把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門店密度做高更加務實。降價不僅是為“讓利”老顧客,也是希望在前述存量市場里,發掘新的增量用戶。
事實上,喜茶和奈雪在低價位早有探索嘗試,在主品牌降價之前,喜茶在2020年推出“喜小茶”子品牌,產品價格在10元-20元之間;奈雪還運營“臺蓋”子品牌,其平均價位在16元左右。
不過目前都處于早期階段,其中喜小茶規模約20家,且多集中在廣深兩地。臺蓋對奈雪營收貢獻也十分有限,在截至2021年上半年,對營收的貢獻占比約3.6%。
主品牌的價格下探,讓子品牌的定位看起來頗為尷尬。真的要打更低價的茶飲市場,看來還需要主品牌親自上馬才行。
相對于上一個時代的臺式奶茶,喜茶、奈雪等高端茶飲對于行業的貢獻,不只是原料升級和品類單價提升,更包括為茶飲業態開辟出新的消費場景,拿到核心商場的核心位置便是最好的佐證。
這也與星巴克對速溶咖啡所做的咖啡消費升級頗為相像。在咖啡品質提升之外,圍繞社交、商務的“第三空間”被星巴克摸索出來。
早些年,喜茶與奈雪的全國各地的首店打造,也是在講述類似故事,不管是北京三里屯的黑金店,還是成都IFC的黑金Lab店,均藏著類似的野心——現磨咖啡有第三空間,茶飲也應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奈雪的茶
也因為此,在瑞幸之外,兩家品牌也常被拿來與星巴克作為比較。
不過,從近些年全國連鎖擴張來看,茶飲品牌的“第三空間”戰略已經被弱化了不少。在喜茶2020年新增門店當中,處于效率一端、隨取隨走的喜茶Go店,占據約1/3。
奈雪早些年在體驗和場景上也做了諸多方向嘗試,不管是夢工廠、奈雪的禮物還是bla bla bar,試圖拓寬茶飲消費空間,不過,近些年,它逐漸把重心傾斜到Pro店型的打磨上。
朝著極致效率方向,茶飲的生活方式似乎在向著讓消費者“更快喝到”靠攏。此番價格集體下探,似乎也讓花錢打磨茶飲“第三空間”這件事,變得更加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