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疫情反彈,北京餐飲門店一直保持暫停堂食的狀態,各餐飲經營單位營業額出現不同程度下滑。2022年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餐飲企業不斷遭受沖擊,引發較大關注。
餐飲企業經營狀況受損程度如何?日常經營存在哪些痛點?紓困政策能否精準覆蓋?記者在多家連鎖餐飲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生存現狀,傾聽心聲期盼,探尋發展之路。
部分地方層層加碼關閉門店
企業經營壓力超預期
疫情暴發以來,餐飲業遭受沖擊。在政府部門和餐飲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餐飲業曾一度呈現回暖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2月,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總計收入4841.1億元,占社零總額的比重超過10%。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說,2021年全國餐飲收入46895億元,比2020年增長18.6%,基本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
進入2022年,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餐飲業等服務類行業再次遭受嚴重沖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4月,全國餐飲收入2609億元,同比下降22.7%;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653億元,同比下降24%。中國烹飪協會表示,受本輪疫情影響,多個一、二線城市餐飲堂食乃至外賣階段性停擺,品牌餐飲企業由于在一、二線城市開店較多,收入降幅更大。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關聯眾多上下游產業鏈相關企業和海量就業人口,事關經濟社會穩定發展。連鎖餐飲企業經營體量更大、就業人口更多,社會責任也更重。
《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連鎖餐飲門店總數超過3.7萬個,從業人員超過100萬,餐飲連鎖化率達到15%,且從2018年起呈現不斷提升趨勢。
在疫情沖擊下,連鎖餐飲業不僅要承擔大量人力成本、防疫成本,還要承擔保供任務,壓力很大。多家受訪連鎖餐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餐飲業經營風險持續加大,市場信心不足。
呷哺集團公關部副總裁張艷梅說,他們旗下擁有上千家門店、近3萬員工,受本輪疫情影響比較大,部分地區存在暫停營業的情況。
不但正餐連鎖品牌感到巨大壓力,一些老牌快餐連鎖餐飲企業也深感擔子沉重。
快餐品牌漢堡王企業事務部負責人張建中表示,企業目前在中國市場遇到了不小困難和挑戰。“尤其是從今年三月開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區域一些經濟重鎮接連出現聚集性疫情。4月份,我們最多的時候有300多家門店處于關閉或不能堂食的狀態,占全部門店的近四分之一,現在還有200多家店是這種情況。”
租金、防疫、物流“壓力疊加”
經營成本明顯上升
租金、防疫、物流三項成本上升是造成絕大部分連鎖餐飲企業經營困難的重要原因,由于現金流短缺,部分餐飲企業下屬門店無法湊齊下季度房租費用,陷入關張困境。
房租一直是餐飲門店主要支出之一。記者了解到,疫情暴發后,在減免房租方面,各地普遍實行的是國有物業減免房租,但不少餐飲業租賃的是個人或者民營物業,不在減免范圍內。擁有大量門店的連鎖餐飲企業的房租問題上更是突出,受訪的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反映,私人物業難以享受政策,租賃國有、集體土地房屋想要享受房租減免優惠也面臨實際阻礙。
一家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下屬的一部分門店承租的是國有房屋,但大多通過房屋租賃公司,或者‘二房東’‘三房東’,他們不降房租,我們就無法實質享受到房租減免政策。另外,目前各地出臺的房租減免政策更多指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困難的大型連鎖企業不在減免范圍。”
防疫成本居高不下也加重經營負擔。一些受訪餐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餐飲企業作為接觸性、聚集性行業認真落實各項疫情防疫措施,但部分地區的防疫政策層層加碼,企業的防疫負擔愈發沉重。
某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舉例說,連鎖餐飲企業的門店多、員工規模大,目前需要承擔員工冷鏈進口食品管控成本(例如要求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防疫物資成本等。“在冷鏈上,有的門店其實很小,但為了符合地方的進口冷鏈食品防疫要求,我們在自有的冷庫里再買個冰柜,專門放進口食品,成本大幅增加。”
同樣水漲船高的還有物流成本。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要求全力暢通交通運輸通道。然而,不少受訪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各自為政導致公路交通“腸梗阻”的現象仍然存在,物流不暢推高了生產生活資料成本,供應鏈處于緊繃狀態乃至有“斷裂”風險。
一家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說:“部分地區設立交通卡口,運輸物資的貨車司機行程碼帶星的不讓進城;要進城不但需要全國通行證,還需要本省出具的保供證明,有的省份甚至出現保供證明省市互相不認的現象。”
另一家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說,由于部分地方各自為政,防疫措施層層加碼,物流運輸不暢,直接導致大型貨車銳減,租車費用也就水漲船高。“以長三角地區為例,一輛4.2米的廂式貨車的租車費用以前每天1200元左右,前段時間最高時漲到每天1萬元。”
企業盼紓困和扶持政策
精準對接
受訪專家和企業代表表示,餐飲企業一頭關聯產業鏈企業,一頭關聯上千萬從業人員,關系眾多中小微市場主體,經歷此次疫情打擊,企業生存困境更加嚴峻,急需相關部門進一步綜合施策、精準施策,加大扶持力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
“餐飲企業一頭連著‘嘴巴’,一頭連著‘泥巴’,和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密切相關。”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說,需要加大支持引導力度。
針對行業困境,有關部門出臺多項紓困政策減輕市場主體壓力,但不少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不少普惠性政策難以精準對接,企業的經營壓力并未得到有效緩解。
“我們集團不是中小微企業,但事實上個體門店就是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不覆蓋,造成很大困擾。”張艷梅說,“連鎖餐飲企業的門店能否也視同中小微企業,享受幫扶政策?”
受訪業界人士表示,小微企業、夫妻店固然重要,但連鎖化、品牌化餐飲企業是餐飲業的重要支撐,和國計民生密切相關,也應引起重視。
不少受訪人士表示,有關方面出臺宏觀政策措施后,希望各地政府能夠盡快出臺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不打折扣地執行有關部門的政策,幫助企業盡快享受政策優惠。針對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地區,可出臺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扶持政策,降低勞動密集型低收入行業的社保繳費基數;在財政允許范圍內,政府進一步發放消費券,以釋放消費潛力;制定大型連鎖餐飲企業、保供企業白名單,加以精準支持;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應將餐飲業尤其是連鎖餐飲企業納入解決留抵退稅的重點行業。
某家受訪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部分行業的留抵退稅,但餐飲業沒有被納入。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如能把餐飲業納入,就能一定程度緩解現金流問題。”
“餐飲業是現金為王的行業,建議切實加大金融扶持政策。”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建議,可以建立“白名單”制度,調動金融機構給予信用好、稅費繳納較為規范的餐飲企業以中短期低息信用貸款,推動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城市提供穩崗補貼,比如對安置就業人數500人以上的餐飲企業給予專項穩崗補貼,穩住餐飲服務業基本盤。
“眉州東坡全國有100多家店、7000多人就業,我們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員工失業。”王剛說,“餐飲業嚴重依賴現金流,疫情下支持餐飲業,可以對企業發放低息貸款,只要企業不倒閉,產業鏈就能保存下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一些受訪業界人士建議,疫情下給企業金融支持不要通過第三方,而是政府和金融機構根據企業以往信用情況、經營情況,直接將幫扶資金以長期低息貸款方式貸給企業,緩解成本壓力。
“一定要按中央要求突出精準防控,對于部分地方層層加碼的防控行為進行遏制。”受訪企業人士和行業專家建議,應在疫情可控的基礎上,對于阻礙交通物流、層層加碼防疫措施(如冷鏈行業高嚴管控、快遞場所封禁等)的地方政策和行為予以明令禁止和嚴厲懲處,最大限度減少對經濟和民生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