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規范》,引導廣大飯店業經營主體誠信經營,擴大優質供給。制止餐飲浪費被納入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國家標準。標準提出飯店企業應制定并有效運行節約資源、制止餐飲浪費的制度,強調每年為員工提供制止浪費等方面知識培訓等,進一步推動飯店企業建立制止餐飲浪費長效機制。(中新社)
“反食品浪費”的整個規則體系,仍在建構和完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為發端,隨后自上而下一整套法律法規在各自領域迅速跟進落地。而時至今日,廣義的“立法”工作,已經推進到了“標準化操作規范”的層面。《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規范》的制定,吸納了有關“制止餐飲浪費”的指標,合情合理、合乎預期。以“信用等級”維度的獎懲,倒逼飯店從業者履行厲行節約的社會責任,這是一個“由外力約束通往自覺自律”的必然過程。
反對和防范食品浪費,無疑是全社會的共同義務。橫向比較而言,在此事項上,法律對于公民個體,更多是“道德倡導”;而對于經營主體,則制定了具體的執法懲戒。《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明確,“餐飲服務經營者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當然,這里所謂的“警告”,在很多場景下仍是不夠的。為此,就要其他補充性的規束力量。
很顯然,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就是一個很好用的抓手,也是促進“制止餐飲浪費”極其重要的補充性規束力量。當然,這套權責因果對應關系,也是內在邏輯自洽的。我們知道,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本身就是提倡綠色低碳、環境友好的。飯店尤其是高端飯店,本身就扮演著“先進生活方式”示范者、引領者的角色。既然如此,其制止餐飲浪費的能力與貢獻,理應在信用等級中有所體現。而這,于公眾而言,也是極有意義的消費決策參照。
當那些能有效制止餐飲浪費的飯店得到更好的信用評級,那么相應的,其便更可能獲得寶貴的資金資源、市場資源,也更可能得到顧客的青睞。換個角度理解,這其實是一場雙向奔赴、正向循環。職能部門通過“評級”激勵了飯店,而消費者則用“購買力”獎勵了飯店——認真落實防范食品浪費,因之給相關飯店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可以預見的是,這必將引領全行業更好實現綠色轉型升級。
文章轉自封面新聞 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