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餐飲店都熬不下去了”“關掉了一大批餐飲店”……今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很多人都關心上海餐飲行業的發展,圈群中也有不少餐飲企業的聲音。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這些餐飲店還好嗎?最近一個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走訪了多家餐飲企業。他們的故事各不相同,可希望傳遞一個聲音:上海這座城市充滿魅力,一直都有希望的光照著他們,真正喜歡餐飲的人會堅持下去。
“如果只想賺快錢,這一波會倒閉”
“上海是一座對小店、對新品牌很友好的城市,如果只想賺快錢,很可能撐不過去。但如果真的熱愛這個行業,肯定會堅持,而且大有機會。”饞三尺蟹粉小籠創始人張明開口就這么說。
中午時分,在人民廣場商圈附近的門店里,現包現蒸的蟹粉小籠包等頗受周邊寫字樓白領歡迎,也吸引了不少來上海出差的商務客和游客。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店翻臺率很高。
看似普通的用餐場景恰能證明張明的論斷。他說,上海的消費者愛嘗鮮,支持新品牌。饞三尺成立不到3年,“在我們之前,上海已經有很多老字號做小籠包,可上海的消費者不排斥新品牌,只要品質好,新品牌就有機會。我們已經開出了7家門店,每家在社交平臺上都有很高的評價星級。”
另一個原因是上海市場資源充沛,有很多活動有助于新品牌成長,“比如,我們今年新入選了大眾點評的必吃榜。這是一個根據消費者口碑選出來的榜單,比較公平,在年輕人里很有號召力,引流效果很明顯。我們有幾家店在上海地標商圈,很多游客會按圖索驥前來消費。”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然,疫情也影響了饞三尺。張明并不諱言,因為疫情,有1家門店歇業,也有15%左右的員工離開。可這提醒團隊要反思以往的發展方式,“一定要有風險意識。舉個例子,如果有100萬元,按照以往的發展思路,或許會全部用在擴張上。現在,我們既要把錢花在刀口上,又要做好風險儲備。再具體一點,那就是一家店到底多大面積、安排多少個員工,都要仔細規劃。”
在投身餐飲行業前,張明曾在互聯網企業工作過,“互聯網行業有不少人喜歡賺快錢,如果抱著這種思路做餐飲,這一波大多會倒閉;可如果不貪圖快錢,穩扎穩打,還是有機會。更何況,優勝劣汰本來就是市場規律,別人退出時,正是我們的機會。”
他還分享了他們發現的一個新機會,“疫情期間,我們第一次做了半成品團購。現在,這個業務保留了下來,還在招募新的團長,因為我們發現,半成品團購可以成為新的增長點。”
同樣發現機會的還有海底撈北京西路店店長劉先豪,“市場需求一直都在,疫情督促我們創造新的服務,滿足新的需求。”近期,很多餐飲企業都推出了新品新菜,包括海底撈也推出了新鍋底、新飲料,“餐飲是充分競爭的行業,如果你不進步,別人就會進步。與其抱怨困難,不如迎頭而上。”
很多人覺得,餐飲市場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但劉先豪觀察到的并非如此,“以火鍋為例,確實有很多消費者想念火鍋,但提供火鍋的品牌有很多,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能滿足新的消費需求。”比如,疫情期間的火鍋外賣中有不少葷素搭配的套餐,較受市場歡迎,這些都被保留下來,成為菜單上的新選擇。再比如,等位曾是海底撈的“風景”,但如今通過線上預約、排號等方式,能減少消費者現場等候時間,反而更受消費者歡迎。
“有過沮喪,但從沒有想過放棄”
“不是沒有沮喪,但抱怨只是發泄一下情緒,從沒有想過放棄。”滬西老弄堂面館的聯合創始人楊宇慧不希望夸大負面情緒,“或許不太貼切,但我想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們雖然是一家小店,但也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傳遞一些正面的聲音。”
小面館在定西路一個有遮陽棚的弄堂里,部分座椅露天擺在院子里。天氣炎熱卻不乏食客,工作日中午11時剛過,就開始排隊。
店里還有很多能體現“小店”身份的細節:客單價不到50元,最便宜的蔥油拌面才7元;點單和傳菜不用機器,而是手工記錄,人工報菜名;小店有很多熟客,服務員一打照面,就知道今天要吃什么……
楊宇慧說:“這家店是我和表哥為了傳承我外婆以前開的面攤,就在虹口區的一個弄堂里,來吃面的很多是鄰居,大家的感情非常好。上海是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希望我們的小店也有這樣的味道。”
在社交平臺上,很多消費者喜歡小店的溫度。雖然硬件條件一般,可專程來此“打卡”、寫“筆記”的消費者為數不少,還紛紛點贊小店的味道。
但這樣的小店受疫情影響也很大,租金和人工成本帶來的壓力在歇業的日子里尤其大。“我們租的是個人物業,不能享受租金減免,不過房東說,原本半年一付的租金,可以一個月一個月交。”楊宇慧沒有和房東“討價還價”,“大家都不容易,別人也有資金壓力,互相理解更重要。”
小店對員工同樣如此,在歇業的日子,盡力保證員工的基本收入。“開店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員工也知道,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克服困難。”楊宇慧說,留住了人,也是留住小店的人情,這樣恢復營業后才能繼續走下去。
還有些消息被他形容成“疫情里的一束光”:“5月,我們被通知說又選上了‘大眾點評必吃榜’。當時我們都沒有營業,卻獲得了消費者給的榮譽。我們就想著,再難也要重新開門,對得起消費者的信任。”
如今,小店已經重新營業一個多月了,客流量尚未完全恢復。可楊宇慧說,更多“希望的光”照了進來:有上了年紀的消費者提前來等開門,只為說一句“我就是要來支持你們”;部分入職一年的新員工6月初離開了上海,但一直與小店保持聯系,“他們說,有機會還想回來,因為上海是一座有吸引力的城市”……短期也許還有困難,“可不能只看眼下,對吧?往前看,還是有信心。”
這幾天,在北京西路萬航渡路口,新的一家滬西老弄堂面館正在裝修,不出意外,將在8月開業。這是疫情前小店就決定的拓展計劃,雖然耽擱了幾個月,但楊宇慧和表哥選擇繼續,“這樣,喜歡我們的消費者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而我們也能提供更多的崗位,讓更多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積極的信號越來越多”
問香港池仔記腸粉王掌勺大廚劉師傅疫情期間的生活,他想了想,只說了三個字“很辛苦”;但問他店里的腸粉和艇仔粥為什么那么受歡迎,他立刻用帶有潮汕口音的普通話熱情地介紹起來;還邀請記者穿上工作服,去后廚看一看定制的腸粉機和新鮮的食材,“最開心的是,我們需要的粵菜食材都能及時運到上海,又能做出地道的港式味道了。”
香港池仔記腸粉王是襄陽南路上的一家小店,出品的爽滑鮮蝦腸粉排名點評網站上海腸粉菜品榜第一名,因此人氣很高。疫情前,用餐高峰時可能要等上一兩個小時。這些日子,小店特意控制了客流,減少等候時的人群聚集,不過飯點始終客滿。“我們也因為疫情停業過,也擔心疫情反復,可看到消費者的信任,還有各方面的支持,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他翻出疫情期間的消費者留言,“那段日子確實很難,但我們始終相信,市場支持并厚待踏實經營的人。”
最初的支持來自小店所在的社區——湖南路街道復襄居委會。當時,店員們被封控在餐廳附近的宿舍中。根據餐飲企業的慣例,他們的一日三餐由門店承包,宿舍里沒有食材也沒有炊具。是居委會第一時間回應店員們的需求,允許他們在餐廳做員工餐,解決了員工的用餐問題。再后來,餐廳負責人輾轉給員工送去了炊具和食材。
接著,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促成了餐廳在疫情期間盡快恢復營業。“市場監管局的老師們每天來店里幫忙測核酸,提醒我們落實防疫,事無巨細都很關心……”當餐廳獲得開業資格后,劉師傅和店員們義無反顧住進了門店,為社區的抗疫人員提供餐點,在保供之余,才通過外賣平臺接受散單。
“上線外賣5分鐘接的單子,我們要生產3個小時。”劉師傅說,消費者的熱情和寬容,也鼓勵著他們,“有一天下大雨,店里遲遲沒有等到外賣騎手。最后,員工帶著僅有的兩張通行證,騎著助力車,把外賣單子送完了。餐點送到消費者手上時,早就冷了,可他們非常感謝我們,寫了很長的點評鼓勵我們,讓我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數量有限的保供餐和斷斷續續的外賣訂單并不足以支持小店運轉,可劉師傅和店員并不泄氣,“我們堅持踏實經營,相信用心做,市場就會認可。何況,積極的信號越來越多——一開始我們擔心門店開不了,結果從5月開始,做了一些外賣;6月的時候,食材采購配送越來越暢通,月底又接到了可以恢復堂食的通知;現在,又傳來‘五五購物節’的消息……市場氛圍越來越好。
第三方平臺的數據也顯示出上海的餐飲小店充滿韌性。在消費者的期待中、在小店的堅持下,活力十足。據美團統計,上海共有43家人均消費100元以下的餐飲店入選今年的“大眾點評必吃榜”,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規模的餐飲店。該榜單入圍名單發布后,上海小店線上收藏量環比上漲83%;截至7月底,這些小店都恢復了正常經營。“小店人氣攀升,街頭活力重現,這不僅帶動了餐飲消費逐步回歸,也能進一步重振實體消費。”大眾點評相關負責人表示。他還透露,整個餐飲行業的銷售也整體向好,以美團為例,7月以來,全國到店餐飲線上交易額環比上月增長20.2%,訂單量環比增長19.2%。
權威部門的統計也顯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餐飲經濟逐漸復蘇。據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6月,全國餐飲收入3766 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72%,同比下降4.0%,降幅比5月收窄17.1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45億元,同比下降2.2%,降幅比5月收窄18.6個百分點。
本文轉載自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作者:任翀